广东大中小学校设体育教练员岗位日前,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校设置体育教练员岗位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要求广东省大中小学校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置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
《实施细则》对设置范围、岗位聘用及任职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指引。《实施细则》自2024年2月20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各类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省级以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教合作共建学校,承担全国以上运动会备战任务的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未达到体育教师配比的学校,招收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等院校等,应当设置体育教练员岗位。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校根据实际需要,可增设体育教练员岗位。值得一提的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或相应的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设置体育教练员岗位,统筹解决学区学校体育教练员不足的问题。
《实施细则》指出,学校体育教练员这一岗位具体负责运动专项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协助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同时,还承担学生体育运动专项技能、体能训练和体育后备人才选育工作,承担学校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学校运动队训练竞赛管理运动损伤防护康复等知识技能传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选拔输送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以及指导学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管理等工作。
除思想、道德品质、热爱教育事业、体育事业等基本条件外,《实施细则》对学校体育教练员的学历和专业条件进行了具体解读。任职学校体育教练员,应该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运动队、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地市级以上体育运动学校等三年以上专业运动训练经历,且经省级体育教练员任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
此外,学校体育教练员也将纳入体育专业人员职称系列。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的名称分别为初级教练、中级教练、高级教练完美体育官网、国家级教练,职称评价标准另行制定;而学校体育教练员职称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
优秀运动员也将有更多的政策保障。《实施细则》提出,加大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的选聘入校力度。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前八名和亚运会奥运项目上取得前六名,符合学校体育教练员任职条件的,由人事关系所在地按照有关规定在设置体育教练员岗位的公办学校给予政策性安置。
同时,《实施细则》还鼓励建立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在全省学校统筹安置、双向选择的工作机制;同时支持鼓励各地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严格标准条件和程序,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研究确定将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退役运动员纳入市县回流引进人才安置等政策范围。(转自1月17日《中国体育报》05版)